家乡的情愫

家乡杞梓里位于歙县东部、旱南杭徽公路线上,距县城40公里。村现有708户,总人口为2026人。她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浓郁徽文化的千年古村落。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温润;这里群山环抱,五行到位,水系发达,溪涧纵横;这里粉墙黛瓦,马头楚楚。栖息于此的先人顺适山水自然,精心营构,打造了一个最佳宜居环境。

千百年的古村落,就在这无数个日日夜夜里,用自己的羽翼呵护着每一个子嗣,又迎来送往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滋养一代代子民在这贫瘠的山地里繁衍生息。家乡的现存既印记着先人奋斗、奉献的踪迹和徽文化的传承,也生动地记载了新时代,新社会给我们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忆家乡,有多少往事需要去回顾,作为王茂荫的故乡,这里有着太多值得称道的故事。

本册从《王焰山的原始森林见证了家乡悠久的历史》、《家乡曾经是枣乡》、《昌源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家乡多祠堂、多庙宇、多黛墙老屋》、《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长足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一度辉煌的乡镇企业》、《解放后的建制沿革》、《聚族而居的典型村庄》、《经济与商务活动》、《王茂荫——杞梓里人的自豪和骄傲》、《独具魅力的杞梓里古街》、《一张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创业名片》等13个方面进行试写、记叙。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8年8月 --- 王经辅

王焰山的原始森林见证了家乡悠久的历史

每当我路过双龙坑第一座石桥时,都会勾起我对王焰山这片原始森林的思恋。

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曾生长着120多亩高耸入云的千年古松树。这是皖南山区非常稀有的。在这片森林里,古树的枝梢交错着,伸展开来的繁盛的枝叶如碧绿的白云把蓝天遮了个严严实实。这些高高挺立的松树如同一把利剑,直插天空,穿过云霄。

王焰山半山腰有一条遮天蔽日的森间小道。童年时代,我们来到这里玩耍,或砍柴火,想去拥抱而又抱不拢的粗壮松树。微风过去,树叶发出簌簌的响声,恰是龙的叹息声,给人一种阴森可怖、神秘莫测的感觉。

这是树的海洋,是鸟的天堂!在不少的古松树上,都有一根葛藤紧紧地缠绕着,像是仙女系着腰带。在这里不时看到小松鼠、蛇和其他动物。各种鸟叫声,如同是悦耳的交响乐。林中和林的两侧,有多条小溪从上而下潺潺流着,并发出哗哗的响声。在这里充满着原始森林的神秘妙趣。

在寒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森林的枝枝杈杈挂着一层厚厚的雪花,阳光映照下,像一串串白色的珊瑚,玉洁冰清,玲珑剔透,使人看到了原始森林里的大树藤条相互缠绕,如同罩上了层层叠叠的大网,也极似暗绿色的海底,一丝阳光也透射不进来。

森林是静美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和自然生态,让原始、自然呈现出生命的伟大力量。

根据记忆和考证,王焰山这片原始森林胸径粗50厘米以上的大松树有上千株之多。树龄均在数百年或上千年。它见证了家乡悠久的历史。不管原始森林中的老树有没有神灵,我们对它的虔敬和膜拜自古延续至今。林中的老树与人息息相关,见证着兴衰起落,也记录着悲欢离合。它的年轮里,融进了太多的经历。没有什么比一片老树更阅历丰厚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确定建设皖赣铁路,需要大批枕木。政府选定了杞梓里王焰山这片原始森林为砍伐区。只花了一年多时间,这片原始森林的树木全部被砍光。

森林覆灭了,这幅前人精心呵护和打造的美丽山水画从此在家乡消逝了。痛哉!

家乡曾经是枣乡

家乡曾经是枣乡。解放前乃至解放后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满山遍野,处处长满了枣树,从漆树湾、堂坞、大后山,到前山、下家山、老竹坞、过坑、黄村、碣头村……大大小小的枣树数万株。晚春的时候,硬如铁石,形似龙爪的枣枝绽出鹅黄新绿;当树上传来布谷鸟的叫声,香甜的枣花之香又引来了蜜蜂嘤嘤嗡嗡;挂在初秋树枝的枣子,象害羞的姑娘的绯红,枣子羞答答的,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一阵秋风吹过来,赶忙把自己藏在密密的树叶里。到了处暑季节,枣子不仅长大了,而且放白成熟了。累累果实垂挂在树上,一眼望去,可爱极了。这是枣的世界!

收获季节,枣农早已经做好采摘的准备。他们四处打听收购生枣的时间和地点。管事人也在聘用收购人员,确定收购地点。

家乡盛产马枣,它是加工金丝琥珀蜜枣的最佳原料。金丝蜜枣的全称为金丝琥珀蜜枣,因为它个头大,肉质厚,枣核小,经白糖熬煮之后,色微黄,晶莹剔透,观似透明,形似琥珀,故称琥珀蜜枣。另外,由于加工精湛,细密均匀,犹如金丝,所以称金丝蜜枣。

蜜枣是徽州一大特产。家乡解放前最兴旺时期,年产量超三千担。根据老人们的介绍,蜜枣的加工有一段历史的。解放前生意人将生枣收购后运往深渡,然后从新安江转运到浙江、江苏等地加工蜜枣,进行销售;解放后,供销社建立了蜜枣加工厂。将加工成品的金丝琥珀蜜枣远销全国各地,甚至运销香港和海外。

解放后蜜枣加工的师傅都是供销社从武阳请来的。男性煮枣、烘枣;女性切枣。切枣的程序是:领枣、切枣、验收。煮枣的程序是:洗枣、煮枣、烘枣、捏枣。成品后,分类装箱,根据订单,远销外地。

从老街村头到村末,几百人的切枣场面十分热闹。管事人把生枣分成三等:大号枣切一篮手续费为8分;中号枣切一篮为1角;小号枣切一篮为1角3分。人们都希望有大号枣切。

煮枣的师傅比较辛苦,火热的天气,使他们光着上身,汗流不止。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人逐步接受了切枣和煮枣的技术,供销社不再聘请外地人切枣和煮枣。本地有一位老人叫桃娘的(王明度母亲),她的切枣速度快,姿势也最优美,大家都很佩服她。

那个年代,生枣和茶叶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适合枣树生长的生态环境和人们对生活的需求,是刺激生枣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家乡,人们添口加丁,除了开垦一些荒地外,还要多栽一些枣树,以增加家庭收入,维持生计。

五十年代中期,枣树的生长开始出现问题,部分枣树的树枝变成“柏枝”,不再生枣了。人们都在找原因:是否爬树把泥土带到树干上所至?肥田粉(化肥)是否下得离枣树太近?中科院的专家也应邀来杞梓里进行探究,但终究未找出明确的答案。情况愈演愈烈,而且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变柏枝”的枣树每年都要砍掉许多。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枣树几乎毁尽。现在基本上被山核桃树所取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昌源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在过去的岁月里,家乡虽然比较穷,但那未加雕饰的自然风光都也展现了一种淳朴的美。发源于清凉峰的昌源河流经杞梓里逶迤50多里,形成宽60多米河面的大溪流。由于境内东有发源于老尖山的英坑河,南有发源于蚕豆山的双龙坑,西有发源于大障山的社溪。极大的丰富了昌源河的水量。它既水量充沛,又清丽无比。昌源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碧水滚滚流过村前,她不仅滋养着全村的生灵,而且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昌源河的水清极了。清得一眼就可以望到河底的五颜六色,圆润光滑的鹅卵石及游动的鱼虾。清晨朝阳为昌源河镀上了一层金辉;傍晚,彩霞为昌源河披了一层红纱;深夜,弯月象一只银色的小船在河中穿行。微风吹拂,河水就泛起层层涟漪,像一片浮着的银鳞,像巧手的渔家少女纺织的网……啊,在我心中,家乡的昌源河是条最美的河!

利用昌源河水力而筑的村头水碓和村末水碓及水碓内的油坊,是最天然最环保的粮食加工厂,它给村民带来了无限的福祉。每个水碓都有大石磨两付,大筛箩两只(制面粉用),打粉锤3只(过节打米粉、做粿、做饺用)。村民们把自己生产的玉米、小麦在这里碾磨,加工的玉米粉和面粉,既细绵,而且味道纯正;把生产的黄豆在油榨坊里榨油,从炒豆、碾豆、踏枯,到榨油全是人工。他们的熟练程度,令我们十分佩服。童年时代,我们也学着拉起榨油杠学习榨油,并哼着曲,感到十分新鲜和兴趣。

架在河道上的村头桥和村末桥(均为木桥)是村民们的重要通道,人们上山下地耕作,还有碣头村、茶芝园村民的来往,都依赖着它。木桥的桥面和桥脚都由铁链穿着。洪水冲毁木桥时,把桥分成两大份,河这边一半,河那边一半。铁链由两边的石墩紧紧吊着。架桥是村里很重要的事情。洪水退后,村里马上组织村民及时把木桥重新架起,以恢复正常的通行。

过去昌源河的水量比现在多多了,木桥架在清水河面上,远远望去,美景如诗如画。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村里的决策人又在考虑发电照明和发电加工的问题。通过开渠引水,于1958年建起了村末水电站,1964年建起了村头水电站。从此电灯照亮了整个村落。

随着财力的提高,通过多种项目:一、1993年,原梓一村在村头架了乘胜桥;二、2006年在中间水埠架起了梓里大桥;三、2014年在村末架起了茂荫大桥。茂荫大桥桥面最宽,质量最好,造价最高(300万元)。河两岸的交通更方便了。它不仅解决了人行的问题,而且能通车。

从村头到村末,前人为村设置了三个水埠:即村头水埠,中间水埠,村末水埠,还有一个倒磅缺(中间水埠之上,这里河水深近4米)。人们按照居住的地段分别在这里挑水、洗菜、洗衣、淘米、淘豆。农历12月是村杀猪的旺季,妇女们在河水埠上清洗猪肠、猪肚、猪肺等,一不注意,天空上的老鹰就会飞射下来刁抢,河里的鱼群也会极力拖抢。这是人和自然的和谐亲近,“天人合一”的完美结合,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村前昌源河的大狮形潭,是上天替我们安排的游泳池。潭长近200米(从阉鱼刀到双龙坑口),水深3—4米,河水清澈透底,翠绿翠绿的,绿得比竹尖还要嫩生,比云雾洗过的四月茶棵还要翠,连激起的水花都是绿的。这是绝好的沐浴处,天然的游泳池。夏季来到,烈日高温,村里每天大大小小几十人,甚至百号人来到这里游泳、嬉戏。孩童们光着身子,有的跳水,有的潜水……充满着欢乐和开心。大人们也在这里游洗几圈,过过瘾,并冲洗一天的汗水和疲劳。

良好的生态,充沛的水量,清澈透明的河水,是鱼类繁殖生长的绝好环境,从冷水亭到社溪桥,多处深水区(鱼形、村头桥、村末桥、大狮形潭、倒磅缺、水射潭和两水碓峡下),不仅鱼的种类多,而且数量也很多。如石斑鱼、鳜鱼、黄鸭鱼、金鱼、球条鱼,还有甲鱼。村里有几位比较专业的逮鱼户(王桂度、王明涛、王经寿、洪野苟、王东苟等),他们把下网捉来的鲜鱼卖给村民们享用。也有些捉鱼爱好者,在河的急滩上搭起鱼床,让鱼冲到鱼床上,自投罗网。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七五”洪水,冲毁了河两岸的不少河堤,还有开建高速公路时,沙石的过度开采,使河床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水量的急剧减少,生活垃圾的增多,水质的下降,昌源河的生态急剧变化,昌源河不再是过去的昌源河,在表面文明的背后,我深深感到了文明的荒芜!我们需要金山银山,更需要绿水青山!党中央绿色发展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但真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具体事,还要下很大的功夫。它需要投入,更需要有绿色发展理念的干部和百姓。让昌源河永葆生机活力,这是家乡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如今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加强河道综合治理,镇、村推行了河长制,并发出了禁鱼通告,河边的生活垃圾也明显减少,治理工作初见成效。

家乡多祠堂、多庙宇、多黛墙老屋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徽州建筑不仅是一首首优美的音乐,还是一幅幅迷人的风情画。家乡是一个多祠堂、多庙宇、多黛墙老屋的古村落。他们的静静伫立,无不记录着历史的辉煌、厚重和沧桑。千百年来,老祖宗对家园的辛勤劳作和智慧贡献,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建筑遗产。

村中有古祠堂九个。分别是:承庆祠(宗祠,明朝初期建,占地500平方米)、世泽堂(宗祠,明朝中期建,占地600平方米)、伦本堂(宗祠,明朝初期建,占地400平方米)、明义堂(支祠,清朝末年建,占地300平方米)、宝善堂(支祠,清朝初期建,占地400平方米)、怀本堂(支祠,清朝初期建,占地400平方米)、怀本堂(支祠,清朝初期建,占地400平方米)、四份厅(支祠,清朝初期建,占地300平方米)、廉公厅(支祠,清朝后期建,占地300平方米)。

古祠堂,是宗族祀奉先祖的圣殿,宗族活动的中心,是徽州宗族社会权威的一种物化,它具有中国封建血缘宗族社会的见证功能和宗族祖先祭祀、宗族执法、宗族议事和励学多种功能,徽州祠堂和徽州宗谱、族规和家法共同组成徽州宗族社会的完整掌控体系。实行对族众的有效和全面掌控,形成千百年超稳定的社会基层结构。

古祠堂,聚一族之雄厚财力,聚能工巧匠于一堂。它高大巍峨,气宇轩昂,精雕细琢,是徽州建筑三绝中的极精之作。那优质硕大的梭柱冬瓜梁,造型优美雕镂精细的斗拱梁托,气势非凡的匾额,精美绝伦的砖木石雕装饰,让人称奇叫绝。

村中有宙宇六座。分别是:社溪桥和尚庙(又称般若庵,这里菩萨最多,20世纪六十年代被拆);社庙(现变电所附近,20世纪六十年代被拆);回龙庙(廿二世祖福琮公提议兴建,20世纪六十年代被拆);观音庙(20世纪六十年代被拆);关爷庙(村末水口,又称植三亭,现存);五猖庙(村头水口处,又称乐哉亭,现存)。

庙是“神”长年“落座”的地方,因此显得格外神秘、庄严。传说和故事也多。

古庙、古祠堂是村落文化、文明的象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理应加以保护。但由于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低下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除古祠明义堂、古庙关爷庙、五猖庙尚存,其余都已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拆除。这将成为永远的遗憾!曾经美丽的“乡愁”变成了难以释怀的“乡痛”。

值得庆幸的是家乡的粉墙黛瓦老屋还幸存一部分,它们的大部分都是清朝建起的。根据统计,起有“堂”名的老屋有20多幢。它们分别是:崇德堂(明)、敬修堂(清末)、修从堂(清)、槐荫堂(清)、善继堂(清)、集庆堂(清)、敦厚堂(清)、济美堂(清)、俊德堂(明)、春德堂(清)、顺宜堂(清)、志义堂(清)、怀仁堂(清)、三槐堂(明)、成德堂(清)、积庆堂(民国)、益厚堂(清)、春晖堂(清末)、三多堂(清)、诒爱堂(民国)、庆寿堂(清)、裕振堂(清)、致远堂(清)、致厚堂(清)、谦受堂(民国)、正修堂(清末)、撙让堂(土叫官帽屋,民国)、王怡民宅(民国)、福宁堂(明)。未起堂名的老宅还有不少。它们都建于清朝或民国时期。这些起有堂名或未起堂名的徽式黛墙古宅都有着徽式建筑的两大重要特色。特色一:筑有马头墙(又称封火墙)。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的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而且,这些房子除了外在的建筑材料是石头之外,内在的部分基本都是木制,最害怕的是火。所以在徽式建筑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封火墙这一构造便应运而生。为了使封火墙更具有艺术美感,将其设计成昂首长嘶的马头。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到隔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随着徽商的逐渐出名,聚落中的男子多出外经商,留在家中的皆为妇孺,高高的外墙也起到了防盗保卫的作用。徽式建筑中的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三叠式,多的达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做官”这一理想的追求。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称得上一种吉祥物。这也许是古徽州建筑师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封火墙为“马头墙”的动机。高大封闭的外墙,因有了马头墙而显得错落有致,呆板静止的墙体,因有了马头墙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从高处往下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的视觉,带来一种“万马奔腾”的动感冲击,也隐喻着整个宗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整个设计显示了古徽州建筑师们精湛高超的技艺。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里盖起了不少新房,一部分新房继续延用了马头墙这一模式;一部分房子则盖了新款式。在前几年的“新徽派建筑”革命中,国家拨款免费给农户补建马头墙,给村落带来了更浓的“徽味”。特色二:天井构造,它是徽式建筑中很有实际意义的一项构思。也是徽式建筑中最典型的房屋类型。建筑里的天井设置主要是处于采光、通风,并使建筑看上去更宽敞,同时也实现了建筑内部与外界的交流。无论是普通的家居还是宗族的祠堂,都广泛地应用这种天井构造。

一幢完整的建筑,顶上空出一块,露出蓝天白云,天井四边摆放着各种繁茂的植物盆景或其他陈列品(含正中摆放的鱼缸)。人们坐在室内,可以晨沐朝霞,夜观星斗,经过天井的“二次折光”后,光线比较柔和,给人以静谧之感。天井演绎着家乡人的生活故事,真可谓别出心裁。此外,这种构造最大的特色在于天井使得屋顶周边开敞,下雨时水从四面流向中庭,汇集于天井,流入自家屋内。有徽商取“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代表着徽州人一种特殊的精神寄托。

如今家乡已列入“古村落”行列,步履虽然艰辛,问题确实很多,但前景非常看好。

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

家乡的文化,特别是群众文化,历来丰富多彩。明朝后期和清朝,兴建祠堂和庙宇,搭建木料结构的活动戏台。村中有大事,如十年目连、祠堂祭祀、菩萨开光、庆祝抗战胜利等,都请戏班来唱戏。

每年春节,从正月初到正月十八日都戏灯。村中男女扮成各种戏剧人物,在村中游走三圈,供大家欣赏。村中的“一会”和“二场”是解放前的主要文化活动。所谓的“一会”即大尉会,每隔2—3年或逢天旱等自然灾害,村里就要组织接太尉、求雨保丰收,保佑村民平安。参加接太尉活动的人很多,队伍排得很长,前面大锣开路,紧跟着是三角大旗,各种颜色的蜈蚣嶓,炮竹队,中间是太尉牌位,遮雨伞,最后是大锣大鼓。队伍从村中宝善堂出发,经村末木桥到前山路,再从村头桥回村,经五猖庙、村中老街,又回到宝善堂,然后将太尉牌位放在台上加以祭拜。一路锣鼓喧天,爆竹齐鸣,好不热闹。这“大尉会”活动,因有迷信色彩,解放后不再举办。

所谓“二场”即杞梓里村头灯场和杞梓里村末灯场。每年春节都要戏灯,扮日戏,舞狮,舞龙。四面八方亲友趁灯节之际走亲访友。利用看灯的机会,相互畅谈彼此生产、生活情况。年轻人也趁此机会相亲、谈婚论嫁等。特別是正月十五、十六元宵节是活动的高潮。白天扮日戏,晚上戏灯。灯场还要向家家户户送龙灯、狮烛,以祝来年吉祥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各户也要向灯场回送香、烛、红包、糕点等,以示谢意。这也是灯场的重要财源。五十年代初,两灯场合为一灯场,戏衣道具放到太和春楼上,每年都要晒烫整理,妥为保管。

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扮日戏活动还在村中进行。宝善堂、明义堂是扮日戏的娱乐场所。老者长者为青少年扮演化妆,青少年认真扮演着《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角色,老少之间充满了尊敬和爱抚的情谊。我曾参加三次扮日戏活动:(一次是扮演赵子龙,一次是扮演诸葛亮,一次是扮演关公)。解放后,特别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村中的文娱活动更加活跃,更加丰富多彩。

刚解放的1949年,村里一些在苏州工作的职工,首先接受了新文化思想。回乡后,以王成萌为代表的一班青年人,组建了一个男腰鼓队。有10多人,他们分别是王成荫、王天熙、王川山、王经伟、王政仁、王永高、王自如、王碧如、王庆惠、王柏春、王明伟、王经邦等。他们除在本村演出外,还去三阳、霞坑、唐里等地巡回演出。此外还对村里女青年进行腰鼓演艺的辅导,组建了“八仙女”腰鼓队,也在本村和外地演出。她们分別是王素娟、王珍翠、王仁娣、王金时、李桂春、王琴轩、王有时、王彩春等

五十年代初,利用民校阵地,教唱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妇女自由歌》等,一时在全村非常普及。文艺演出也盛行。非常突出剧目有:

王成荫、王灶仁、王桂朋等主演的歌剧《小二黑结婚》;钱文英等人主演的歌剧《刘巧儿》;王经邦、王珍翠主演的传统京剧《汾河湾》;王自如等主演的传统京剧《苏山起解》;李彩菊、方俭主演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此外演出的《新彊舞》、《赛跑舞》等,在观众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六十年代,王观高、王瑞芳主演的黄梅戏《罗帕记》;王观高、王瑞芳主演的黄梅戏《柜中缘》;王瑞珍、王孝清等主演的《白毛女》;王瑞珍等主演的歌刷《江姐》。并从县黄梅戏剧团请来导演。盛行革命样板戏期间,原梓二大队推出现代京剧《红灯记》,领衔主演:王观高、王怡华、王瑞珍;主演:王孝义、王经轳、王槐、王吉福等。还推出现代京剧《海港》,领衔主演王怡华、王观高。原梓一大队推出现代京剧《沙家浜》,领衔主演王炳华、方菊花;还推出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领衔主演王经邦等。

参加文艺演出(歌剧、京剧)的文场是:鼓司由王孝昌、王经惠、王仁庆、王四苟等人组成。京胡:王桂秋、王经轮。二胡:王经辅。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政治热情很高,从不考虑报酬,只凭一腔热血,不怕困难。没有剧本自己刻写翻印,排练到深夜,从不叫苦。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文艺演出队除在本地演出外,还奔赴三阳、英坑、磻溪、庄川等地进行演出,深受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接待。

五十年代放映的第一部电影是战斗故事片《智取华山》;第二部电影是黄梅戏《天仙配》。七十年代初,公社设立了电影放映队。村里创办了农村电影院。

解放后,区配备了文化干部(贾文良、刘观富、曹裕俊、傅炳奎、方有土、王立群等),设有文化站,继而乡(公社)镇也配备了文化干部,设了文化站,指导村里面的文化工作。改革开放后,村里的舞狮、舞龙活动和腰鼓演艺又掀起了高潮,增添了节日的热烈气氛。2015年镇文化部门以40多万元建起了文化中心。

解放后的体育事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解放前的植三小学开设了体育课,并有授课教师王武(浙江顺溪人,就读于黄埔军校)对学生进行队列训练,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解放后的50年代、60年代杞梓里小学配备了不少体育器材,诸如:单双杆、爬杆、翻滚垫、跷跷板、鞍马、沙坑、乒乓球桌……设有两个标准篮球场。这些设施既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活动,又为社会上的篮球赛事提供了场地保证。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社会上热爱篮球活动的青年人很多,他们热情高、球艺也不错。解放初期,岁数稍大一点的爱好者组建了海峰队,年龄小一点的爱好者组建了飞燕队,并统一购置比赛队服。为满足篮球爱好者的需要,还在八角亭背后建设了一个标准篮球场。一度篮球赛事频繁。

解放以来,由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及政府部门举办的全区性篮球比赛,如:庆澳门回归篮球友谊赛,在杞梓里地区影响力很大。

60年代后期,是杞梓里篮球水平强盛时期,由王大波、王桂梭、王经辅、王泳奇、王经霖、王桂安等组队到三阳、霞坑、苏村、磻溪、英坑等地和兄弟球队进行友谊比赛,增进了友谊,交流了球艺。

70年代,杞梓里小学、杞梓里公社中学都组建了篮球队和乒乓球队,培养了不少篮球爱好者,参加了不少比赛活动。杞梓里中学的田径水平,在当时已跨入了全区初中体育的先进行列。

长足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

家乡杞梓里距县城40公里,又属深山区,解放前乃至解放后的五十年代,长期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本村的村民们生病,能将就的就将就,拼不过的就到附近的齐武、苏村和定潭就医。

公元一九六-年二月,曹永嘉医师(屯溪人)受歙县卫生部门的指派,来杞梓里筹办杞梓里区中心卫生院,并担任首任院长(曹永嘉医师就读于屯溪天主教圣母圣心医院医师班。攻读三年。博土生导师是西班牙人杜若华)。医院首先租用在王普宣家,后又迁到王桂光家。医院创办初期,只有王自俊、方玉政、潘桂女、张玉树等8名医师。通过几年的运作,区中心卫生院有了近5万元的积蓄,曹永嘉院长決定在龟圩坟建造一所新医院,并请设计部门打好了图纸。一九六四年下半年因工作调动,建造医院的任务交给了继任院长方仲迪。杞梓里区中心卫生院的成立,给当地的看医就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曹永嘉等医师的医徳医术也得到百姓的充分认可。

继任院长方仲迪(1964年一1984年,外磻人),吴良文(1984年ー?昌溪人),方茂富(不详),吴成立(不洋),王恒尧(1992年5月-1994年9月),方永昌(1994年9月—2001年7月),王瑞龙(2001年7月-2002年8月),赵可安(2002年8月-2003年11月),章报喜(2003年11月-2008年9月),汪卫民(2008年9月—2010年5月),方永芝(2010年5月-2013年2月),潘五苟(2013年2月-2017年8月),凌泽建(2017年8月—)。

中心卫生院老院区(含门诊部及职工宿舍)由首任院长曹永嘉筹办,继任院长方仲迪操办,一九九四年二月搬到新院区。新院区分三期工程完成:第一期工程于1991年以工代赈20万元;第二期工程联合国开发署水灾工程30万元;第三期工程,项目拨款40万元。2003年由章报喜院长主持建设。

杞梓里中心卫生院现有业务面积4096平方米。编制床位60张,有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口腔科、麻醉科、手术室、病区护理等临床科室和检验科、放射科、B超心电图室、胃镜室等多功能检查科室。

医院拥有职工78人,其中,医生38人,医技人员8人,护士28人,非卫生技术人员4人。其中中级职称27人。医院拥有CT、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等大型设备。

杞梓里中心卫生院,长期以来担负着杞梓里地区近10万人口的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工作,是黄山市规模最大的中心卫生院。1994年通过卫生部等级医院的评审。是黄山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歙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定点单位之一。2013年被省卫生厅评为卫生先进集体,2014年一2015年度被卫生部评为全国群众满意卫生院。

此外,村里为了进一步方便村民的就医,也培养了赤脚医生。原梓二村的方斌、王小猫;原梓一村的王桂海、王智,长期工作在医疗战线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定期免费给60岁以上老人进行体检,随着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推进,村里的卫生状况显著进步,大街小巷整齐干净。配齐配全卫生保洁设施,建立了稳定的保洁队伍和长效的资金保障,投放125万元改造提升建成区供水管网,改善建成居民饮用水条件。如今政府又出台健康脱贫“531”“180”政策,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又得到了进一步解决。

穿越岁月的长河,历经六十余年的洗礼,家乡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让我们精诚做好每件事,为保障人民健康,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再作新贡献。

一度辉煌的乡镇企业

家乡杞梓里的地方企业不仅起步早,而且也办得出类拔萃。远在五十年代末,就办有钢铁冶炼厂(大跃进产物,设有高炉10多个,县委还在村里开了现场会)、水力、火力发电厂、粮食加工厂、密枣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

在区委书记程再立、方书饮的指导和支持下,于ー九七O年建立了杞梓里农业机械厂,并成为全县唯一的名星社队企业。

工厂占地面积10亩左右。设有大型车床3台,创床1台,钻床2台,此外还有电焊机、气焊机、切割机等。

生产项目:打稻机(每年200多台,每台170——200元不等)、磨粉机(每台200多元),在计划经济年代,产品供应全县。包修包装各村茶厂机械。此外还生产铁锅、犁尖、犁擘、磨片等,全年产值80万元左右。兼营:汽水、橡胶、熬糖、绣花等。

杞梓里农业机械厂领导:黄金田为厂党支部书记,王碧如为厂长。工厂职工30人:王碧如、黄金田、王大茂、王自牧、王经通、王经旺、应金好、应润生、吴炳桂、王有华、王桂杰、方培根、张皖苏、王智仁、鲍火庆、吴水明、王瑞吉、王明秋方准海、吴社安、王重华、王六一、方继明、黄秀乔、王经寿、王灶土、王灶苟、王经表、王桂泉。烧饭:方金祥、王观海。

工厂于一九九二年停办。

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杞梓里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算,拔地而起。先后办起了杞梓里缫丝厂、杞梓里茶厂、杞梓里铸造厂、杞粹里工艺厂、杞样里蜜饯厂、杞梓里电路板厂。

其中办得出色的是杞梓里茶厂和杞梓里缫丝厂。

杞梓里茶厂。1983年成立了杞梓里贸易货栈。1985年以贸易货栈为依托,成立了杞梓里茶厂。茶厂法人代表王经轳。厂址建在原梓二枣厂(杞梓里镇人民政府上隔壁)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正式工人20个,择茶临时工200多人。年产值100万元。

茶叶加工生产从粗制到精制(窨花)一条龙。为解决当地百姓卖茶难的问题,茶叶旺季,除在杞梓里收购外,还在金川、竹铺、三阳、唐里、霞坑等地设茶叶收购点。厂长王经轳还带着一班人到北京、天津、山东、南京、上海、扬州、苏州等地进行考察了解行情。并按照订单远销这些大城市。茶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茶厂于1998年停办。

杞梓里缫丝厂。82年等建,86年投产。2001年属镇办企业。厂址设在村西部龟形,厂面积约20亩左右,工厂职工220多人。

首任厂长王福(1982年一1989年),继任厂长吴金明、王碧如、王重华。

厂内设有择茧车间、煮茧车间、分丝车间、复摇车间。出丝量为20吨,完成产值76万元。

之后实行承包制。王大刚、范政良及浙江一老板参加了承包。

2001年,企业改制,由镇办企业转为民营企业(先由洪德根、王智仁、王智斗以150万元合伙买断),通过运作,洪德根为法人代表。

改制后,工人最多150人,平均110人,目前为50多人。2015年前平均产丝量为40多吨,最高达80吨。2015年上缴税收最高为100万元,平均上缴税收50万元。2006年在县城开发区建分公司,面积为12亩,缫丝最高产值达300万元。2016年、2017年转轨做丝棉。预计今年丝棉产值达350万元。厂内设有党支部、会计、出纳、工会主席。改制以来,杞梓里缫丝厂一直被评为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法人代表洪德根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解放后的建制沿革

历史的车轮走过了千年沉浮,又走过了“万马齐暗”的近现代,终于走进了新中国。1949年4月家乡解放,1950年进行土地改革。政府将所有土地收回国有,然后再均分给每一个人,并颁发了土地证。作为新建制,解放初期杞梓里属第九区,并配备了区小队,驻在村王六一家。成立了乡政府。村一级组织:王柏树同志任村长,王义顺、王观春任农会主任。并配备了妇女干部、武装干部和青年团书记。

1953年一1956年为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在当地政府的倡导下:一、杞梓里村成立了第一个互助组(也是唯的一个互助组)。互助组由下列人员组成:王经国、王东生、经喜嫂、洪风宝、王德新。二、成立了初级合作社(后改队),分别是先进社(王立如任社长)、集星社(王兆生任社长)、顺利社(王生富任社长)、集农社(王社生任社长)。三、成立了高级合作社。社长潘大生(竹铺浩川人)。范围:杞梓里村、黄村、半坑、碣川、漆川、茶川、王高山。通过这些经济合作社,逐步将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成土地集体所有制,由集体集中经营。

1958年10月成立了经济政治一体化的人民公社。除土地集体所有以外,农民成为社员,由公社統一安排生产,统一安排劳动所得。公社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大队改称“连”,小队改称“排”,各小队设立食堂,俗称“吃食堂”(吃饭不要钱),1961年9月食堂解散。随即实行责任田。1963年底取消责任田,恢复人民公社。1964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清理“四不清”干部,称“四清”运动。

1958年10月成立了苏村公社,1959年2月设齐武管理区吴德龄任书记。杞梓里大队隶属苏村公社齐武管理区管辖。1961年7月恢复为杞梓里人民公社,杞梓里大队分成梓一大队(含碣川、漆川)、梓二大队(含黄村、半坑)。在梓一任书记的,分别是王经伟、王福、方菊芳、方传竟;任大队长(或村主任的)有王经叙、王秋社、王娟玲、王经健。在梓二任书记的有章继业、王碧如、王来、王来宏、王日政;任大队长(或村主任的)有鲍金富、王桂康、王来发、王自培。

1983年,杞梓里人民公社改称杞梓里镇人民政府。2008年梓一村、梓二村合并,加上舒川,称杞梓里村。王经健任村党支部书记,王良善任村委会主任;继任范围扩大(含茶川、横川)王良善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智任村委会主任。2018年8月,又进行了新一轮选举,王良善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智任村委会主任。任期5年。

解放后杞梓里不仅是行政村,乡镇(公社)政府所在地,也是区政府所在地(含10个乡镇)。是杞梓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一九九二年二月撤销了区公所建制。解放后在乡镇(公社)任职的主要负责人:书记:王柏华、胡根和、庄世旺、胡银州、程任应、张均生、黄子俊、吴德练、方玉升、方大坤、潘吉庆、王德云、王逸、王恒勇、吴成志、潘吉尤。乡镇长:王柏树、方振国、徐海祥、吴万生、周培金、方志明、王逸、王恒勇、王裕德、吴成志、潘吉尤、凌群。

1955年建杞梓里区,担任主要领导的有:区委书记:戴兴广、程和珍、潘柏春、徐红云、王经耀、程再立、高耀池、方书钦、柯广训、洪允露、方玉升。 区长:……方常寿、方大坤。

聚族而居的典型村庄

杞梓里村落形成历史久远,南宋绍兴年间达到鼎盛,有“千灶万丁”之称,居有“方、吴、鲍、赵、董、祝、程、章”八大姓氏,此外还有“孙、徐、马、江”等姓。由于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瘠薄,生存空间限制,不得不向外迁徙,加上封建社会战乱频繁,人口逐渐减少,村庄版图随之缩小。

根据历史记载,村庄古名溪子里,宋代以杞、梓两种优质木材之寓意改名“杞梓里”,由于王姓子孙的强劲繁衍,其他姓氏往四周迁徙,王姓遂成为村中主姓。解放初期,村中姓王的占95%以上,成为徽州聚族而居的典型村庄之一。

王姓始祖为山西太原人,是太原郡第四十四世王仲舒公的后裔。根据王氏族簿记载,王氏入位杞梓里是从十五世祖隆公开始,即公元1232年左右。由于入位当时人少力簿,没有能力建祠起族,到明洪武五年(1372年),仲舒公四房孙希翔后代廿世胜英公建立了承庆祠,距今630多年。承庆祠后世又分出四支,分别又建造了“致敬堂”、“明义堂”、“四份厅”、“廉公厅”四个支祠。之后仲舒公长房孙希羽后代第十五世祖宁公迁歙县新民桥,十八世祖昭公又迁城郊桃园坞,廿四祖延用公(又名应顺公)迁居杞梓里开派起族,建造“世泽祠”,“世泽祠”后代又分别建造了“宝善堂”、“怀本堂”两个支祠。

“承庆祠”轮祚排辈从廿七祖开始使用,其排字为“乙、道、国、文、德、槐、应、茂、明、经、桂、自、芳、仁、义、礼、智、诚、恭、宽、信、敏、惠”,现已衍至“智”字。

“世泽堂”轮祚排辈自廿七世祖开始使用,为“国、文、道、光、希、元、登、三、象、大、成、孝、友、诗、书、训、修、词、佩、信、言”。现已衍至“诗”字。

王姓入位杞梓里后,文人雅士辈出,在明清二朝,比较著名的有:明朝的王进童公以进士出任江南常州五进县令。明朝王福琮1459年考取进士,授任临安县令。清初王国相1659年中进士,任兵部观政之职。清朝王道弘以进士曾任萧县教谕、常州府教授、衡阳县知县等职。清朝王茂荫公以进士曾任户部、工部、吏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监察御史等职。在附近村庄,享有“一村五进士”的美称。

在近现代也涌现了不少贤达能人。他们中有为公益事业慷慨解囊的王茂永公。村中主街道(青石板)由他出资兴建,村中灯场扮日戏的戏衣行头相当部分均系他赞助。

被苏州茶叶界誉为“茶叶大师”的王明荫公。

中国茶叶界知名店号品牌“北京王森泰茶庄”的创建者王登銮(老力公)。

有主动出资维修、扩建世泽祠,并在灾荒年份为帮助乡亲度过饥荒,亲自组织役夫到旌德、绩溪挑米补贴运费的王象武。

有重视平民教育事业,带头兴办现代学校——植三小学的王明礼公。

解放后,通过新时代的教育,也培育造就了一大批国家人才,突出的有: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王经瑾,曾出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核仪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浙江交通职业学院教授、博导王怡民,任该学院院长、书记。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炮兵学院教授(大校军衔)王自焰。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九庆。

原黄山市人大副主任王桂梭。

原徽州区政协主席王庆生。

原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王经检。

现任歙县人大副主任王逸。

入位几百年来,王姓子孙为什么能在杞梓里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取代其他姓氏,成为主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证:

一、为了求生存,先祖们想尽一切办法,扩大土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收入。提高复种指数,在小麦地里套种黄豆,在黄豆地里套种玉米,最大限度挖掘土地效能。

二、砍柴烧荒(称火子地),提高土地的肥力,增加种粮土地。

三、种茶、种枣树,提高经济收入。

四、养猪、养鸡弥补家庭收入。

五、外出打工做生意,发展家庭经济。

鉴于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性大,不少外村外姓人在杞梓里经商,并购置土地和房屋,并入住村里,王姓所占的比例相对降低,但聚族而居的本质没有改变。

经济与商务活动

“七山二水一分田”这句徽州俗谚是对家乡杞梓里的真实写照。解放初期,人均耕地不足二分(0.2亩),光靠务农不足以为生,因此必须去外地经商。其一维持生计,其二建功立业,光耀门庭。

茶叶是经商打工者的首选行业。在清朝中叶有北京太源号茶庄,清朝后期的北京王森泰茶庄;王茂荫祖父王槐康在北京郊县经营的森盛茶庄,此外还有分布在泰州、镇江、南通、无锡、苏州等地的茶店茶行,据《苏州史志》记载,民国中叶,杞梓里人经营的五家茶行占苏州茶叶市场资本的四分之一强。

家乡地处亚热带,天然地为茶叶的生长创造了十分良好的环境。叠翠的山峦是哺育茶树的母体,空蒙的云雾是滋润茶树的琼浆,温和的气候是抚爱茶树的摇篮。故茶叶收入成了农户从事种植业的主要收入之一。同时形成了一年一度茶叶购销的集散地。由于家乡村风正派,加上在外经商和打工者的牵头,所以在解放前,外地客商都慕名前来收购,如北京的森泰茶庄、万茂茶庄,天津正兴德茶庄、成兴茶庄,每年都来收购,还有一些小庄户……附近村庄的茶农也都将茶叶挑来杞梓里进行交易。大茶庄北京收购的茶叶还要运往福建、苏州等有花源的地方,窨制茉莉花茶,再运到北方销售。由于茶叶需要拣剔、烘装、运输,这也成为村里的一项经济来源。

由于外出经商的影响和本地茶叶购销集散地的牵动,地方经济也得到了发展,村里也开张了不少店铺(不仅是饮食业)。光是在抗战时期,就有明柏店、老丹店、开如店、太和春药店、老五店、水近店、灶钊店、明强店、灶顺店、中间店和万昌店等十多家。这些店经营的商品虽不多,但都是农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大米、盐、猪肉、布匹、烟、糖、酒、糕点、香烛、纸箔、洋火、洋油……等,对丰富村中经济,活跃市场,照顾民生起了很大作用。

关于货物的运输。1932年杭徽公路开通前,小货物都是肩挑,骡驮,或用小单轮来推。大宗货物采用上述办法运到深渡码头,再装船从新安江水路运出去。通车后才有公路运输。

解放后,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商务工作,由供销社唱主角戏,这里商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私人商店也进行了私改,继续经营。解放后的50年代6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喝散酒,喝柜台酒的人不少,只要有酒,菜很不讲究,一块豆腐干或几片蚕豆即可解决问题,商店卖几根烟的交易也做,鸡蛋可以换盐。在老街,王灶钊的臭豆腐摊和王松政的毛豆腐摊常常围坐着爱好者,辣椒酱成了他们最好的调味品。

在物资比较溃乏的日子里,供销社和商店,许多东西都要凭票供应,布有布票,白糖、香烟、甚至电风扇等都要凭票购买。在粮站,买粮要有粮票、油票(有全国的,全省的),农民和居民一般都用购粮证。在食品站,买肉也要凭票供应。那时供销社、粮站、食品站工作人员非常吃香。随着物资不断丰富,凭票现象逐渐减少,直到不复存在。

由杞梓里供销社衍生的杞梓里枣厂和杞梓里糕饼厂,在创农副产品品牌上为徽州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杞梓里是名扬中外的金丝琥珀蜜枣产地,每年最高产量为40吨。蜜枣的制作,为活跃地方经济发挥了很大作用。

改革开放后,生产力有强劲发展,物质不断丰富,人民生活节节提高,经济更加活跃。整个形势由计划经济变成市场经济。“投机倒把”这个名词已成为历史。人们解放思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事自己想干的商务工作。整个市场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从社溪桥到村头马路已成为一条热闹的商业街。其中:

一、有规模较大的宏福超市、端好运超市、家和超市等,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二、有鲍野人大菜摊、吕培利大菜摊、吴正大大菜摊等,生意十分红火。它长年供应着杞梓里和附近村庄百姓的各种蔬菜。这里有鲜肉、鲜鱼、鲜蛋和各种新鲜水果。……

三、有王自培肉台、王桂岳肉台和超市肉台和菜摊肉台。

四、有茂荫饭店、如意酒店、和平饭店、华达饭店。

五、有多家粮店、商店、药店、五金店、建材店、杂货店、文具店、鞋店。

六、有汽车修配、摩托车行及手机大卖场。

……

杞梓里还是茶叶、菊花、山核桃等土特产收售的集散地。每到收购季节,这里的场面十分红火。远在80年代杞梓里贸易货栈(茶厂)打造的茶叶市场就非常看好。如今,王经健、王良善、吴柒顺、柯尚高、王五六、王跃骏、王健生、王自省、王自诚、潘明辉等一批经营者以更扎实的步伐,更科学的思维,努力打通购销通道,为推销本地土特产活跃地方经济而努力运作。

杞梓里人多地少,在外打工,做生意的人确实很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在外打工做生意的有数百人,他们主要活跃在上海、杭州、苏州、吴江、宁波、湖州等地。绝大多数的打工者都赚了钱,有的在外买了房子,有的回家盖了新房,整个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量的年轻人平时都在外打工,村庄虽显得冷落,但整个村庄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这是我们所期望的。

王茂荫——杞梓里人的自豪和骄傲

今年是王茂荫诞辰220周年,也是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150年前,凭借当时先进的财政货币思想,王茂荫成为走进马克思经典著作《资本论》的唯一中国人,这是家乡人民的自豪和骄傲。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他的战友恩格斯在十九世纪中叶风雨如磐的欧洲资本主义时代,艰难思索人类社会前行之路,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发现了资本社会运行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创立了“过渡时期”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人类历史经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实践,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说到马克思写《资本论》,我们自然会想到这部巨作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附注83那段记述中国理财官王茂荫有关史实的文字。

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邂逅”中国徽州的王茂荫辗转曲折,似为偶然;而当我们走进那段历史,了解其前后因果之后,又会觉得马克思和王茂荫的“邂逅”存在逻辑必然。

王茂荫是清朝货币理论家财政学家。对中国历史丰富的币制改革思想深有研究,对利民利国的币制改革有深思熟虑。而马克思对资本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的探研,其中特别关心货币与流通的关系,十分关注古今各国币制思想的文献。《内阁关于纸币的奏折》中,王茂荫那些币制改革的观点和他的探研息息相通,这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

马克思和王茂荫的这一历史性“邂逅”,王茂荫成为《资本论》中记载的唯一中国人,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巨著《资本论》最早的中国缘,意义重大。

正因为当时马克思心中一直有东方大国中国,因此中国王茂荫币制改革观点顺理成章地进入了马克思的视野。这一《资本论》最早的中国缘,马克思之所以能在写《资本论》时“邂逅”中国徽州的王茂荫,根本的还在于马克思、王茂荫心中都有“为民”,“ 心有灵犀一点通”。

马克思的一生,立志“改变旧世界和解放全人类”,为了世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马克思在追求真理的崎岖之道上奋勇攀登,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而出身徽商世家的中国徽州王茂荫受中华儒学的浸润熏陶,遵老祖母方氏的教诲,立朝清直,勤政为民,“以身报国”“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世界的马克思,中国的王茂荫,都“为民”而鞠躬尽瘁。他们的“邂逅”时代使然。

王茂荫不仅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还是中国近代历史文化转型时期的代表人物。研究好王茂荫思想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为家乡人,我们一定要熟悉他的生平,整理好他的家风家规家训,打造好他的廉政文化品牌,不断提升王茂荫思想的影响力,为家乡增辉添彩。

十五世王茂荫,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到的680位人物中唯一的中国人。是清朝著名的经济学家、理财家。他不仅有着十分丰富的经济思想,还有着十分丰富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人才思想、教育思想和徽州的人文思想。王茂荫思想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以民为本,洋溢着浓厚的民本色彩。

王茂荫(1798—1865),字椿年,号子怀,诞生于“山深不偏远,地少士商多”的杞梓里。道光十年(1830年),在家乡度过了美好青少年时光后,王茂荫根据家里的决定:离开家乡杞梓里赴潞河管理茶庄店务。这一年他33岁。

1831年(道光十一年辛卯)考中举人;1832年(道光十二年壬辰)考中进士,寓居于歙县会馆。这一年九月,王茂荫请假省亲,王茂荫幼年丧母,父亲又长年在外经商,赖其祖母方氏抚养成人,故为祖母所宠爱,感情笃深。值此爱孙金榜题名归来,自然欣喜万分,一再告诫说:“汝宜属恭尽职,毋躁进,毋营财具有。吾与家人守吾家风,不愿汝跻显位,致多金也。”祖母的训诫,成为王茂荫一生行止座右铭。

道光十三年四月(1833年4月)王茂荫销假回京任职,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为官34年。先后任户部、工部、吏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监察御史、兼钱法堂事务等职。歙县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历史上达官巨贾非常多。王茂荫只是其中官位做得不是最大却最有思想的一位。

王茂荫是一位受儒学教育的学者。虽然维护的是业已腐朽的清王朝封建统治,但是他的思想和主张并不完全站在清王朝立场,代表腐朽势力,而是“先求无累于民,而后求有益于国,方可议立法”。

王茂荫性恬淡,寡嗜欲,自奉俭约。在京城为官30年余年,不带眷属,不置府第,居宣武门外歙县会馆内,勤政廉明,淡泊致远,终生实践祖母之训言。

王茂荫出生于杞梓里一个徽商世家。高祖王文选,以孝养 和行义被乡里推重,获敕赠武略骑尉。曾祖王德修,乾隆十七年(1752年)考取武举人,祖父王槐康,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在北通州潞河创设森盛茶庄,精明守信,为商界所重。父亲王应矩继承父业,经营森盛茶庄。

王茂荫兄弟四人,茂荫居长,生母洪氏,三阳坑人。弟茂兰、茂茹、茂蔼均继母吴氏所生。子三:明诏、明慎、明镇。女二,长适阳川(三阳坑)洪承基,次适西溪汪宗沂。

同治四年(1865)怡缝继母逝世,返回家中守孝,不久,王茂荫病逝家中,享年68岁。

王茂荫是一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人物。在他在世时就受马克思重视,可是国内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不了解王茂荫其人,陈其修在翻译《资本论》时,将Wan—Mao—In译成万卯寅。

最早研究王茂荫的人是郭沫若。

独具魅力的杞梓里古街

在家乡众多的文物中,古街是保护得最完好的瑰宝。从孩童开始,我对这条古街就有着深厚的感情,并充满了敬意。和附近乡村相比,古街的规模、布局和完整性等方面,堪称之首。

在秀美山川,锦绣田野里,先民们聚族而居,精心营构了家乡如诗如画的古村落。随着古村落的兴盛、繁荣,造就了这条充满徽风徽韵的古街,它铭刻着岁月的流痕,浸满着人世的沧桑,它是家乡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和载体,是徽商在本土成长、兴盛的大本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

杞梓里古街是一条由青石板铺设而成的大路,曾经是解放前一条连接徽杭的官道,是徽州通往浙江的必经之路。

古街顺山势而建,层层叠落。青石板街道横贯东西,长800米,宽3米。一色青石板面。其阴沟下水道依地势而置,或街道两边或街道正中,故轻轻磕击,能发出虚实不同的响声,又名“鸳鸯街”。村东至村西地势落差近10米,其街采用四级叠落建成,街道平整,人行其上,无有高低落差之感。被专家誉为“徽州村落古街道之首创”。古街排水暗渠置于街面下面,寓财源滚滚之意,彰显徽州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风水理念。

徜徉古街,一栋栋两层高的楼房和商铺,虽饱经沧桑,却古色古香。数条深巷呈鱼骨状向古街两边伸展,或长或短,或宽或窄,它是一个个电影片断,浓缩着时间的精华,呈现着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穿越历史的时空,整个村落形成一道现代商业和古代街市并存的独特况味。

古街在1934年前,最早为南宋岳飞开山劈岭的行军便道,明清时期是官家出行,兵卒传旨的官道。后由徽商承庆祠第三十四世王茂永公(敦厚堂)捐资铺设成青石板街。

古街承载着太多的古村落历史信息:

一、是贾而好儒徽商成长创业的历史见证,是本村徽商成长发展的大本营。家乡物产丰富,自古就有茶叶、生枣、生漆、桐油等商贸活动,“庭中兰熏秀,户外市尘嚣”是对古街过去商贸活动的真实写照。也见证了家乡人小本起家,勤俭创业,艰苦打拼,“扬帆起航”的艰难历程。

二、古街是家乡崇文重教的“儒风独茂”之区。在古街有明朝的“竹院书声”,有清朝王茂荫家族的“清水屋学堂”,有民国时期的“铜山学校”、“怀本堂学堂”和“植三小学”。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家乡文名鹊起,人才辈出。它记录了明清时期科举的辉煌,有一村五进士的美誉。它也记录了近代能人贤达的动人事迹。清朝著名的经济学家、理财家、一代谏臣王茂荫的思想和最高成就,将这条古街的荣光推向了顶峰,让人追思怀远。解放后,在这里走出了三位教授,一位高能物理研究员。多名市县领导干部,走出了近80名本科大学生。

三、古街自古以来就是家乡聚落宗族人群的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他有着厚实的徽州民俗风情积淀。在古街每年春节,从正月初到正月十八日都戏灯,村中男女扮成多种戏剧人物,在村中游走三圈,供大家欣赏。“一会”(即太尉会)“二场”(即村头灯场和村末灯场)是村中主要文化活动。在这里开展着戏灯、扮日戏、舞狮、舞龙等活动,以祝来年吉祥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四、解放后古街的繁荣和起落,更是历历在目,留下了美好的“乡村记忆”。

1、刚解放,近100名青年农民,受聘于苏州茶厂,走出大山,来到苏州,当了工人师傅。

2、50年代初从外引进了先进的腰鼓演艺。男女腰鼓队在古街闪亮演出,场面非常热闹。

3、50年代,成批的绩溪马队驮着大米来到古街进行大米交易。

4、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从古街村末到村头,几百人的切枣场面十分壮观。蜜枣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5、600多名中小学生往返学校,迈步古街,给古村落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希望。

6、古街经历了无数的红、白喜事。

7、作为茶叶的集散地,古街仍然是最好的交易地点之一。

8、古街上开设了明强店、老丹店、灶钊店、太和春药店等10多家店铺,还有多家饮食店。活跃了经济,照顾了民生。传统的毛豆腐摊、臭豆腐摊和烟酒店丰富了家乡人的市井生活。

9、古街上的世泽堂曾经是家乡春节文艺演出和区、乡(镇)召开会议的重要场所。它给乡亲们带来了太多的幸福、吉祥和美好。

10、一九五五年,杞梓里建立了区政府。区公所设在古街德懋堂。由区公所派生的各种单位驻扎在老街上,他们有区林业站、区农技站、区文化站、区银行营业所、区税务所、区邮电局、区供销社、区兽医站、区法庭、区中心卫生院、区粮站,还有信用社、商店等。在古街上发挥各自的业务功能,成为杞梓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1、一九九八年十月在古街西端原学校旧址建造了杞梓里中心小学新校区。这是杞梓里第一次对学校校舍进行了彻底改造。工程建造面积1288平方米,其中教学楼三层9个教室,二层综合楼(按“普九”标准建造)内有多功能教室、会议室、活动室、办公室等。总造价66万元。资金来源:由国家投资33万元,地方拼盘15万元,群众捐款18万元,三结合的方式进行筹措。工程图纸由县设计院负责。通过投标,由中标基建队承建。政府行为的到位,群众办学的满腔热情是杞梓里小学“义教”工程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校舍的根本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学校的硬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为杞梓里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古街增添了新的光彩,提高了古街的内涵和品位。(该校区现为杞梓里镇中心幼儿园)

12、二O一六年在古街西端原杞梓里小学旧校区,由村委会设计建造了农民文化广场,并配备了体育设施,宣传栏。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给古街带来了生气和活力。

撤区并乡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不少单位自然消失,有的单位迁至马路边,故古街显得有些清静。随着家乡古村落的申报成功,人们文物意识的增强及古街的整齐、干净和装点,古街显现了别样的美丽、雅致和庄重。古街的魅力,还在于我们祖先,按照其风水理念,顺适和装点自然,在村口精构巧思:古街的东端配建了乐哉亭(五猖庙),古街的西端配建了植三亭(关爷庙),它寄寓着村人、族众的命运,前程和美好希望。起着“绿化”和“障空补缺”的作用。如今,古街东端的乐哉亭水口,古樟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古街西端的植三亭生长着三棵大槐树,守护着一方水土,更是杞梓里王姓的象征。植三亭上的题额“杞梓里”三字为清朝顺治年间的进士王国相(1607—1699)手书。已有几百年历史,至今完好。杞梓里古街作为古村落核心部分,千百年历尽沧桑,风貌尚可,但不同程度受到破坏。古街是古村落发展的一本厚重历史书。让我们把老祖宗留下的这份文化瑰宝妥善保护好,尽量减少历史遗憾。

一张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创业名片

上海利宏企业有限公司已经在创业的道路上走过了30周年。公司于2017年12月23日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大会,细数成绩,展望未来,大家欢聚一堂,决心砥励前行,继续谱写“利宏家园”的新篇章,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在地方政府和上海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31年前的12月23日公司董事长方建利带领家乡83名农民,从皖南山区出发,怀着“脱贫致富梦想”和对大都市的向往,来到大上海,参加上海港建设,开始了利宏公司的创业之路。

公司董事长方建利系杞梓里村人(黄村村民组)。一九七O年毕业于杞梓里公社初级中学,是该校首届毕业生。齐武高中毕业后,受聘于杞梓里公社初级中学,任民办教师。后因学校停办,又在地方乡镇企业——杞梓里蜜饯厂和农经站任职。教育的熏陶和多项工作的磨砺,使他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升华。他决心带领一班人到上海闯一闯,搏一搏,在外打造一个新世界,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

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工作环境恶劣,基础设施简陋,创业之路十分艰难。但方建利率领全体员工坚定信念,同心同德,攻艰克难,内抓管理,外拓市场,创新奋进。通过30多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拼搏,这艘当年从杞梓里“昌源河”驶出的“小木舟”,已经变成了一艘能够行驶在大江,靠泊在大港,经得起风雨,抗得住风浪的“利宏铁舰”,成为一个拥有2600多名员工,年产值3亿多元,集港口、码头装卸承包、物流运输服务、项目投资为主题的综合型发展企业,是专业化的码头服务供应商。

上海利宏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业内一家知名企业,以承包码头装卸、物流运输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等为经营业务的综合性企业。主要包括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和分公司及延伸业务,下设太仓分公司、厦门分公司、福州分公司等多家分公司。

公司现有员工2600余名,其中集装箱正面吊、轮胎吊、堆高机、门机、铲车、卡车司机和机械电器修理、电焊等岗位技术人才千余名。公司设有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安全和管理工作督查部、计划财务部四个职能部室,下属25个生产部门。公司党、工、团组织健全。

公司本着“诚信为本,服务为先,质量为优,稳步发展”的服务宗旨,尊重科学,尊重员工,致力于人才培养,依法经营。全体员工凝心聚力,携手共进,奋力拼搏,以严谨的作风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业务合作单位的认可和肯定。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多名员工也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上海市优秀进城务工青年”等殊荣。

上海宏利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家乡人民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创业名片。30多年来“创业在海港,致富为家乡”的理念根植广大员工的心中。创业之路也是致富之路。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和壮大,广大员工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根据统计,员工人均年收入达八万五千元左右。不少员工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告别贫困,走向了幸福美好的康庄大道。

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公司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愿“利宏公司”的明天更加美好。